這篇原本寫一半就被丟在一旁的文章,這兩天因為市場上開始有iPhone 5的小道消息出現,總算是有重見天日的機會了。

這幾年,Apple的動態相當受到矚目,任何新產品,只要有什麼風吹草動,都會有人出來爆料和發佈小道消息。而Apple也相當熟悉這個消費市場的行銷和操作策略,因此,接下來幾年應該還是會持續這樣的情況。

DOFI從這兩、三年間開始接觸Apple產品的過程當中,觀察出它的一種週期模式。若以台灣消費者的情況來看,Apple產品的時程大概如下:

  1. 第1~3個月-市場消息亂飛:混沌混亂期
  2. 第4~5個月-官方正式發佈:官方醞釀期
  3. 第6~8個月-產品正式上架:美國搶購期
  4. 第9~12個月-台灣正式引進:台灣缺貨期

假設參考上述時程,Apple每年針對一項產品推出一種新型號或規格的週期來看的話,台灣消費者在差不多可以順利買到的時候,大概就已經過一年了,而這時候下一代產品的小道消息也開始陸續出現,於是,整個週期又從最前面的第一個階段「混沌混亂期」重新循環,並週而復始。此時,原本就猶豫中的你,這下又開始動搖了了-「到底要不要再等下一代?

若以理性消費心理來看,DOFI的良心建議是-有需要、有預算、有現貨為主要考量,然後,睜亮眼(別買到機王),摀著耳(別聽信讒言),掏出錢(別心軟縮手),敗下去就對了!

不過講歸講,感性的大多數消費者,我想還是會一直繞不出這種三心兩意的產品選購迷思吧!那我也只能說「好樣的Apple,算你厲害!